在第10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期间,吉木乃县喀尔交镇小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视力健康意识,特举办了“抓小抓早抓关键 更快降低近视率”主题讲座。本次讲座旨在通过专业知识讲解,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,切实降低近视发生率。
讲座伊始,学校领导发表开场致辞,强调近视防控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,呼吁全体师生及家长共同关注,积极参与到近视防控工作中来。
专家指出,近视防控需从儿童青少年时期抓起,这是关键的时间节点,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近视风险。他详细剖析了近视形成的原因,包括遗传因素、长期近距离用眼、用眼环境不佳、户外活动时间不足、不良饮食习惯等。不正确的读写姿势、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、缺乏户外活动等都是导致近视的“元凶”。如连续看书写字超过40分钟且离书本过近,或盯着手机平板电脑超过20分钟,眼睛便容易疲劳进而引发近视;在光线过暗或过强的环境下学习,同样会影响视力。
针对这些问题,专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方法。在日常用眼习惯方面,学生应严格遵循“一拳一尺一寸”原则,即胸口离桌沿一拳,眼睛离书本一尺,手指离笔尖一寸,同时保持端正坐姿,不在行走、坐车或躺卧时阅读。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,需向20英尺(约6米)外远眺20秒以上,遵循“20 - 20 - 20”护眼法则。此外,每天应保证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,这能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,促进眼内多巴胺等活性物质释放,有效抑制眼轴变长。
在饮食方面,专家建议学生多吃富含维生素A、C、E,以及叶黄素的食物,如胡萝卜、橙子、蓝莓、菠菜等,为眼睛补充所需营养;减少甜食和碳酸饮料的摄入,避免因血糖升高影响眼球壁渗透压,促使眼轴变长。
专家还特别强调,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至关重要,建议每学期至少检查一次视力,及时发现并干预视力下降问题。一旦发现近视,应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科学矫正,切勿轻信“近视可治愈”“治眼神器”等虚假宣传,以免耽误最佳矫治时期。
讲座过程中,设置了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。专家展示了一些与眼睛结构、近视原理相关的模型和图片,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。同时,通过问答形式,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用眼行为中的问题,并给予针对性解答。同学们踊跃参与,积极提问,现场气氛热烈。
讲座结束后,学校组织学生填写了反馈问卷。结果显示,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对近视防控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,并承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会努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如按时做眼保健操、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、增加户外活动等。许多学生还表示,会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,共同提高爱眼护眼意识。
为进一步巩固讲座效果,学校后续将采取一系列措施。一方面,加强对学生日常用眼行为的监督和管理,增加眼保健操检查次数,督促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;另一方面,通过主题班会、校园广播、宣传栏等多种形式,持续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,营造浓厚的爱眼护眼氛围。此外,学校还计划与家长加强沟通合作,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视力情况,指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,共同守护学生的视力健康。
本次“抓小抓早抓关键 更快降低近视率”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,为学校近视防控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努力,不断探索创新近视防控方法,为学生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,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一个“睛”彩的未来。